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5 13:50:09  浏览:98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府〔 2003 〕 188 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

《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试行)》已经 2003 年 12 月 16 日市政府第 19 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 试行 )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管理,严格保护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苏州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紫线,是指城市各类已登记的文物遗存范围控制线。

本办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第三条 市、县级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紫线的划定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城市紫线是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组成部分,在划定城市紫线时,应当确定城市紫线控制的对象和范围、紫线区域的用地性质,规定各类紫线区域的控制原则。

第五条 下列区域应划定城市紫线:

(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二)控制保护建筑的保护范围和风貌协调保护区;

(三)古构筑物的保护范围,包括古桥梁、古驳岸、古牌坊、古砖刻门楼、古井和古城墙遗址等;

(四)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镇以及古镇、古村落的保护范围;

(五)已探明的能体现城市发展脉络、文物遗存丰富的地下文物埋藏区。

第六条 城市紫线划定后,应当报市、县级市人民政府批准。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紫线划定后,应当报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紫线一经划定,原则上不得调整。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七条 批准的城市紫线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遵守城市紫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紫线管理,对违反城市紫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八条 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镇以及古镇、古村落的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保护规划,坚持维护历史遗存,保留原有功能,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的原则,不得进行成片开发和改造。

第九条 确因需要在城市紫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和其他活动的,必须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一)涉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涉及控制保护建筑的保护范围和风貌协调保护区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涉及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应当按照《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涉及古构筑物和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镇以及古镇、古村落的,应当按照《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上述审批事项涉及重大建设项目、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有重大影响的,应当由市规划行政部门和文物行政部门事先共同组织论证。

第十条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建设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以及与文物保护要求不相符合的项目;

(二)破坏性的拆除、爆破、挖掘、填河等工程;

(三)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违章搭建、私设广告;

(四)其他构成破坏的活动。

第十一条 在城市紫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影响历史环境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依法逐步拆除或整改。

第十二条 市、县级市人民政府规划、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城市紫线的控制和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

第十三条 违反规定,擅自在城市紫线内进行建设的,由有关部门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规定,擅自改变城市紫线范围内文物遗存情况的,由有关部门根据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四条 在已经划定的城市紫线范围内违反规定审批建设项目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城、镇区范围以外的各类文物遗存的紫线范围的划定和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 200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济南市住宅建设债券发行和认购办法

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


济南市人民政府令
 (第59号)


  《济南市住宅建设债券发行和认购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济南市市长 谢玉堂
                        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济南市住宅建设债券发行和认购办法



  第一条 为筹集建房资金,加快住宅建设速度,根据《济南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济南市住宅建设债券由济南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负责发行、使用和偿还,委托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济南市分行房地产信贷部(以下简称市建行房地产信贷部)办理。


  第三条 本市五区范围内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新分配或者调整公有住房的,分房职工应一次性认购住房建设债券后,方可取得住房使用权,并按规定交纳租金。
  民政部门确认的无工作单位,享受国家定期抚恤的孤老烈属和革命伤残、复员军人以及社会救济户新分配或者调整公有住房,以及互换公有住房户免予认购住宅建设债券。城市建设中的拆迁户按拆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经济特别困难的职工,经其所在单位核准和担保,可分期认购住宅建设债券,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首期认购额不得少于认购总额的50%。


  第五条 济南市住宅建设债券年利率为3.6%,不计复利,从认购之日起满五年后一次偿还本息。逾期不领取本息的,不另计息。


  第六条 认购住宅建设债券的额度按住房的建筑面积计算。钢混结构、砖混一等和砖木一等住房认购基数为每平方米35元;砖混二等和砖木二等住房认购基数为每平方米30元;砖木三等住房认购基数为每平方米20元;简易结构住房认购基数为每平方米15元。
  住宅建设债券认购基数应当根据住房所在的地段等级进行增减调剂。一类地区增减系数为105%;二类地区增减系数为100%;三类地区增减系数为95%。地段等级按《济南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提租和补贴实施办法》中的附件二划分。
  济南市住宅建设债券的认购基数如需调整,应由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七条 认购住宅建设债券总额的计算方法:
  新分配住房的认购住宅建设债券总额=住宅建设债券认购基数×新分配住房的建筑面积×基数的增减系数。
  调整住房的认购住宅建设债券总额=新分配住房住宅建设债券认购基数×新分配住房的建筑面积×基数的增减系数-原住房住宅建设债券认购基数×原住房的建筑面积×基数的增减系数。
  住宅建设债券总额等于或小于零的,不认购住宅建设债券。


  第八条 住宅建设债券认购额度由房屋产权单位负责核定,住房所在区房改办公室监督执行。


  第九条 住宅建设债券认购总额核定后,由个人向市建行房地产信贷部所属各营业网点认购,并由市建行房地产信贷部所属各网点出具证明。住房产权单位根据购买债券的证明,办理住房使用手续。


  第十条 住宅建设债券不记名、不挂失,不得提前兑取,不得作为货币流通,可以按规定在本市范围内转让。


  第十一条 发行住宅建设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专项用于住宅建设。各单位可以按规定向市建行房地产信贷部申请本单位职工认购住宅建设债券额度内的住宅建设专项低息贷款。


  第十二条 凡不按本规定认购住宅建设债券的,除责令其补购住宅建设债券外,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济南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的补充协定

中国 哈萨克斯坦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的补充协定


(签订日期1997年9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为了明确和确定已达成一致的中哈国界第六十九界点至终点之间的边界线走向,并作为对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的协定》的补充,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中哈国界线自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的协定》第二条所述的第六十九界点起沿无名山山脊线(原苏联地图为灭里几阿纳依内山岭)向西偏西南行,至第七十界点。该界点在上述山脊线上6570米高地(原苏联地图为6637.0米高地)上,位于中国境内6161米高地(原苏联地图为6107.0米高地)上,北偏西北约3.6公里,哈萨克斯坦境内5790米高地(原苏联地图为无名山)东南约9.8公里。
  从第七十界点起,国界线沿无名山(原苏联地图为腾格里塔乌山)山脊线大体向西行,至第七十一界点。该界点是中哈国界线的终点,在汗腾格里峰6995米高地(原苏联地图为6995.2米高地)上,位于中国境内6161米高地(原苏联地图为6107.0米高地)西偏西北约8.0公里,中哈国界线上6105米高地(原苏联地图为6146.0米高地)西南约11.2公里。
  上述中哈国界线,用红线标在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和原苏联地图上。在国界线叙述中所用长度均系从这些地图上量取的。
  用红线标绘中哈界线的上述地图附在本协定之后,并作为其不可分割的部分。

  第二条 缔约双方同意,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哈国界的协定》中第一、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条款的规定在本协定中同样适用。

  第三条 缔约双方应在完成为使本协定生效所必需的各自国内程序后相互通知。
  本协定自最后一份书面通知发出之日起生效。
  本协定于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四日在阿拉木图签署,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哈文和俄文写成。如对文本的解释出现分歧,缔约双方以中文、俄文文本作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全 权 代 表         全 权 代 表
    李  鹏           纳扎尔巴耶夫
    (签 字)           (签 字)
                    (总统)